峰峰響堂山森林公園景觀提升綠化方案出爐 三道溝景觀設計圖
來源:網絡媒體平臺 編輯發(fā)布:信息港小編 發(fā)布時間:2018-11-09
近年來,峰峰礦區(qū)向礦山荒嶺“宣戰(zhàn)”,全面開展“綠美峰峰”攻堅行動,一項項生態(tài)恢復措施在峰峰礦區(qū)緊鑼密鼓地實施,一座座荒山變成青山。
響堂山森林公園位于響堂山南麓,規(guī)劃總面積6000畝,是繼元寶山森林公園之后,區(qū)委、區(qū)政府重點打造的城市森林公園,也是山體生態(tài)修復的重要成果。
經過兩年多的系統(tǒng)性規(guī)劃建設,響堂山森林公園共修建山間景觀路和步游道5000多米,觀景亭5處,還土8萬立方,種植油松、白皮松、蜀檜、側柏等40余個品種100余萬株苗木。過去滿目瘡痍的廢棄石料廠、采石坑,成為集山、林、花、草為一體,集森林體驗、森林旅游、森林休閑、森林康養(yǎng)于一體的休閑好去處。
雖然這里已經美美的了,但我們并沒有止步于此,這不,響堂山景觀提升綠化方案新鮮出爐啦,快來一起大飽眼福, 自本月起,峰峰礦區(qū)將參照南響堂環(huán)路內綠化標準,向北延伸至三道溝,高標準完成響堂山森林公園范圍內全部加密補植,形成具有觀賞、游覽價值的生態(tài)景觀林,加快生態(tài)修復力度,構建主城區(qū)綠色生態(tài)屏障,與南響堂山體已綠化區(qū)域集中連片,打造高標準城市森林公園。
一道溝景觀設計圖 一道溝面積4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(陽坡)大片栽植百日紅形成夏花景觀,東半部南側(陰坡)分別片植油松、白皮松形成常綠景觀;溝底西半部栽植山楂,東半部栽植柿樹,形成秋季紅果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百日紅,2為黃櫨,3為松柏類,4為山楂,5為柿樹,6為竹子。
二道溝景觀設計圖
二道溝面積3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(陽坡)西半部大片栽植金葉榆,東半部上半坡栽植紫葉李,形成大片紅黃彩葉景觀。溝底栽植柿樹,形成秋季紅果紅葉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紫葉李,2為金葉榆,3為側柏,4為柿樹,5為白蠟,6為雜木。
三道溝景觀設計圖
三道溝面積5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下山路以西、西側、南側及下山路彎道處全部片植香花槐,形成五月上旬大片開花景觀;溝西部兩側小溝內片植黃櫨,形成紅黃色秋葉景觀;溝底全部栽植欒樹,形成8月觀花、9-10月燈籠形紅果、10-11月秋色黃葉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香花槐,2為欒樹,3為側柏,4為黃櫨。
換上美麗的新裝
咱們的森林公園
一定會收獲更多的“粉絲”
一起來登山吧
響堂山森林公園位于響堂山南麓,規(guī)劃總面積6000畝,是繼元寶山森林公園之后,區(qū)委、區(qū)政府重點打造的城市森林公園,也是山體生態(tài)修復的重要成果。
經過兩年多的系統(tǒng)性規(guī)劃建設,響堂山森林公園共修建山間景觀路和步游道5000多米,觀景亭5處,還土8萬立方,種植油松、白皮松、蜀檜、側柏等40余個品種100余萬株苗木。過去滿目瘡痍的廢棄石料廠、采石坑,成為集山、林、花、草為一體,集森林體驗、森林旅游、森林休閑、森林康養(yǎng)于一體的休閑好去處。
雖然這里已經美美的了,但我們并沒有止步于此,這不,響堂山景觀提升綠化方案新鮮出爐啦,快來一起大飽眼福, 自本月起,峰峰礦區(qū)將參照南響堂環(huán)路內綠化標準,向北延伸至三道溝,高標準完成響堂山森林公園范圍內全部加密補植,形成具有觀賞、游覽價值的生態(tài)景觀林,加快生態(tài)修復力度,構建主城區(qū)綠色生態(tài)屏障,與南響堂山體已綠化區(qū)域集中連片,打造高標準城市森林公園。
一道溝景觀設計圖 一道溝面積4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(陽坡)大片栽植百日紅形成夏花景觀,東半部南側(陰坡)分別片植油松、白皮松形成常綠景觀;溝底西半部栽植山楂,東半部栽植柿樹,形成秋季紅果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百日紅,2為黃櫨,3為松柏類,4為山楂,5為柿樹,6為竹子。
二道溝景觀設計圖
二道溝面積3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(陽坡)西半部大片栽植金葉榆,東半部上半坡栽植紫葉李,形成大片紅黃彩葉景觀。溝底栽植柿樹,形成秋季紅果紅葉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紫葉李,2為金葉榆,3為側柏,4為柿樹,5為白蠟,6為雜木。
三道溝景觀設計圖
三道溝面積500畝,在保持原有側柏、花木的基礎上,于溝北側下山路以西、西側、南側及下山路彎道處全部片植香花槐,形成五月上旬大片開花景觀;溝西部兩側小溝內片植黃櫨,形成紅黃色秋葉景觀;溝底全部栽植欒樹,形成8月觀花、9-10月燈籠形紅果、10-11月秋色黃葉景觀。圖中區(qū)域:1為香花槐,2為欒樹,3為側柏,4為黃櫨。
換上美麗的新裝
咱們的森林公園
一定會收獲更多的“粉絲”
一起來登山吧
相關信息